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179页

久之,出为东阳太守。

政存宽惠,吏人悦之。

卒郡,諡曰章。

承性简贵,有风格。

右卫朱异当朝用事,每休下,车马填门。

有魏郡申英者,门寒才俊,好危言高论以忤权右。

尝指异门曰:“此中辐凑,皆为利往,能不至者,唯大小王东阳耳。”

小东阳即承弟幼也。

时唯承兄弟及褚翔不至异门,世并称之。

训字怀范,生而紫胞,师媪云“法当贵”。

幼聪警,有识量,僧正惠超见而奇之,谓门人罗智国曰:“四郎眉目疏朗,举动和韵,此是兴门户者。”

智国以白暕,暕亦曰:“不坠基业,其在文殊。”

文殊,训小字也。

年十三,暕亡,忧毁,家人莫识。

十六召见文德殿,应对爽彻,上目送久之,谓朱异曰:“可谓相门有相。”

初补国子生,问说师袁昂。

昂曰:“久籍高名,有劳虚想,及观容止,若披云雾。”

俄而诸袁子弟来,昂谓诸助教曰

※※※

第36节

“我儿出十数,若有一子如此,实无所恨。”

射策,除秘书郎,累迁秘书丞。

尝赋诗云:“旦奭匡世功,萧曹佐甿俗。”

追祖俭之志也。

后拜侍中,入见武帝。

帝问何敬容曰:“褚彦回年几为宰相”敬容曰:“少过三十。”

上曰:“今之王训,无谢彦回。”

训美容仪,善进止,文章为后进领袖。

年二十六,卒,諡温子。

僧虔,金紫光禄大夫僧绰弟也。

父昙首,与兄弟集会子孙,任其戏适。

僧达跳下地作彪子。

时僧虔累十二博棋,既不坠落,亦不重作。

僧绰采蜡烛珠为凤皇,僧达夺取打坏,亦复不惜。

伯父弘叹曰:“僧达俊爽,当不减人;然亡吾家者,终此子也。

僧虔必至公,僧绰当以名义见美。”

或云僧虔采烛珠为凤皇,弘称其长者云。

僧虔弱冠,雅善隶书,宋文帝见其书素扇,叹曰:“非唯庾泳矗降逼餮殴太子舍人,退默少交接。

与袁淑、谢庄善,淑每叹之曰:“卿文情鸿丽,学解深拔,而韬光潜实,物莫之窥,虽魏阳元之射,王汝南之骑,无以加焉。”

迁司徒左西属。

兄僧绰为宋元凶所害,亲宾咸劝之逃,僧虔泣曰:“吾兄奉国以忠贞,抚我以慈爱,今日之事,苦不见及耳。

若同归九泉,犹羽化也。”

孝武初,出为武陵太守,携诸子侄。

兄子俭中涂得病,僧虔为废寝食,同行客慰喻之。

僧虔曰:“昔马援处子侄之间,一情不异,邓攸于弟子,更逾所生,吾实怀其心,诚未异古。

亡兄之胤,不宜忽诸,若此儿不救,便当回舟谢职。”

还为中书郎,再迁太子中庶子。

孝武欲擅书名,僧虔不敢显竺魇莱s镁虮适椋源见容。

后为御史中丞,领骁骑将军。

甲族由来多不居宪台,王氏分枝居乌衣者,位宦微减。

僧虔为此官,乃曰:“此是乌衣诸郎坐处,我亦可试为耳。”

泰始中,为吴兴太守。

始王献之善书,为吴兴郡,及僧虔工书,又为郡,论者称之。

徙会稽太守。

中书舍人阮佃夫家在东,请假归,客劝僧虔以佃夫要幸,宜加礼接。

僧虔曰:“我立身有素,岂能曲意此辈;彼若见恶,当拂衣去耳。”

佃夫言于宋明帝,使御史中丞孙敻奏僧虔,坐免官。

寻以白衣领侍中。

元徽中,为吏部尚书,寻加散骑常侍,转右仆射。

升明二年,为尚书令。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