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319页

衡阳元王道度,齐高帝长兄也。

始与高帝俱受学于雷次宗,宣帝问次宗二子学业,次宗答曰:“其兄外朗,其弟内润,皆良璞也。”

仕宋位安定太守,卒。

齐建元元年,高帝追加封諡。

无子,高帝以第十一子钧继。

钧字宣礼,年五岁,所生区贵人病,便加惨悴,左右依常以五色绊饴之,不肯食,曰:“须待姨差。”

年七岁,出继衡阳元王,见高帝,未拜,便涕泗横流。

高帝执其手曰:“伯叔父犹父,勿怨。

所以令汝出继,以汝有意,堪奉蒸尝故耳。”

即敕外如先给通幰车、雉尾扇等,事事依正王。

区贵人卒,居丧尽礼。

服阕,当问讯武帝,尪羸骨立,登车三上不能升,乃止。

典签曹道人具以闻,武帝即幸钧邸,见之怆然,还谓褚蓁曰:“昨见衡阳,犹奇毁损,卿可数相抚悦。”

先是贵人以华钗厨子并翦刻锦绣中倒炬凤皇莲芰星月之属钧,以为玩弄。

贵人亡后,每岁时及朔望,辄开视,再拜鲠咽,见者皆为之悲。

性好学,善属文,与琅邪王智深以文章相会,济阳江淹亦游焉。

武帝谓王俭曰:“衡阳王须文学,当使华实相称,不得止取贵游子弟而已。”

乃以太子舍人萧敷为文学。

钧常手自细书写五经,部为一卷,置于巾箱中,以备遗忘。

侍读贺玠问曰:“殿下家自有坟素,复何须蝇头细书,别藏巾箱中”答曰:“巾箱中有五经,于检阅既易,且一更手写,则永不忘。”

诸王闻而争效为巾箱五经,巾箱五经自此始也。

居身清率,言未尝及时事。

会稽孔珪家起园,列植桐柳,多构山泉,殆穷真趣,钧往游之。

珪曰:“殿下处朱门,游紫闼,讵得与山人交邪”答曰:“身处朱门,而情游江海,形入紫闼,而意在青云。”

珪大美之。

吴郡张融清抗绝俗,虽王公贵人,视之傲如也,唯雅重钧,谓从兄绪曰:“衡阳王飘飘有淩云气,其风情素韵,弥足可怀,融与之游,不知老之将至。”

见赏如此。

历位秘书监。

延兴元年,为明帝所杀。

明帝立,以永阳王子i仍本国继元王为孙。

子i字云璵,武帝第二十子也。

初封义安郡王,后改永阳。

永泰元年见害,复以武陵昭王晔子子坦奉元王后。

始安贞王道生字孝伯,高帝次兄也。

仕宋位奉朝请,卒。

高帝即位,追加封諡。

三子:长凤;次鸾,是为明帝;次沔,是为安陆昭王。

凤字景慈,仕宋位正员郎,卒,高帝即位,諡靖世子。

建武元年,明帝追尊道生为景皇,妃江氏为后,立寝庙于御道西,陵曰修安。

追封凤始安靖王,改华林凤庄门为望贤门,太极东堂画凤鸟,题为神鸟,而改鸾鸟为神雀。

子遥光嗣。

始安王遥光字元晖,生而躄疾,高帝谓不堪奉拜祭祀,欲封其弟,武帝谏,乃以遥光袭爵。

位中书郎。

明帝辅政,诛赏诸事,唯与遥光共谋议,劝明帝并杀高、武诸子弟,见从。

建武元年,为扬州刺史。

三年,进号抚军将军。

好吏事,颇多惨害。

足疾不得同朝列,常乘舆自望贤门入。

每与明帝久清闲,言毕,帝索香火,明日必有所诛。

太子不悦学,唯曼游是好,朝议令蔡仲熊为太子讲礼,未半,遥光从容曰:“文义之事,此是士大夫以为伎艺欲求官耳。

皇太子何用讲为”上以为然,乃停讲。

永泰元年,即本号为大将军,给油络车。

帝不豫,遥光数入侍疾,帝疾渐甚,河东王铉等十王一夕见杀,遥光意也。

帝崩,遗诏加遥光侍中、中书令,给扶。

永元元年,给班剑二十人,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

遥光多忌,人有饷履者,以为戏己,大被嫌责。

刘绘尝为笺云:“智不及葵。”

亦以忤旨。

既辅东昏,潜结江祏兄弟,谋自树立。

弟遥欣在荆楚,拥兵居上流,密相影响。

遥光当据东府号令,使遥欣急下,潜谋将发,而遥欣病死。

江祏被诛,东昏召遥光入殿,告以祏罪。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