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448页
是夜,仲礼入粲营部分f军,旦日将战,诸将各有据守。
令粲顿青塘,当石头中路。
粲虑栅垒未立,贼争之,颇以为惮,谓仲礼曰:“下官才非御侮,直欲以身徇国,节下善量其宜,不可致有亏丧。”
仲礼曰:“青塘立营,迫近淮渚,欲以粮储船乘尽就迫之。
此事大,非兄不可。
若疑兵少,当更差军相助。”
粲帅所部水陆俱进。
时昏雾,军人失道,比及青塘,夜已过半,垒栅至晓未合。
景登禅灵寺门,望粲营未立,便率锐卒来攻。
军败,乘胜入营,左右高冯牵粲避贼,粲不动,兵死略尽,遂见害。
粲子尼及三弟助、警、构、从弟昂皆战死,亲戚死者数百人。
贼传粲首阙下,以示城内。
简文闻之流涕,谓御史中丞萧恺曰:“社稷所寄,唯在韦公,如何不幸,先死行阵。”
诏赠护军将军。
元帝平侯景,追諡忠贞。
子谅,以学业为陈始兴王叔陵所引,为中录事参军兼记室。
叔陵败,伏诛。
放弟正。
正字敬直,位襄陵太守。
初,正与东海王僧孺善,及僧孺为吏部郎,参掌大选,宾友故人莫不倾意,正独澹然。
及僧孺摈废,正复笃素分,有踰曩日,论者称焉。
卒于给事黄门侍郎。
子载。
载字德基,少聪慧,笃志好学。
年十二,随叔父棱见沛国刘显,显问汉书十事,载随问应无疑滞。
及长,博涉文史,沈敏有器局。
仕梁为尚书三公郎。
侯景之乱,元帝承制,以为中书侍郎。
寻为寻阳太守,随都督王僧辩东讨侯景。
景平,历位琅邪、义兴太守。
陈武帝诛王僧辩,乃遣周文育袭载,载婴城自守。
载所属县卒,并陈武旧兵,多善用弩,载收得数十人,系以长锁,令所亲监之,使射文育军。
约曰:“十发不两中者死。”
每发辄中,所中皆毙,相持数旬。
陈武帝闻文育军不利,以书喻载以诛王僧辩意,并奉梁敬帝敕,敕载解兵。
载得书,乃以f降。
陈武帝引载恒置左右,与之谋议。
徐嗣徽、任约等引齐军济江,据石头城,帝问计于载。
载曰:“齐军若分兵先据三吴之路,略地东境,则时事去矣。
今可急于淮南即侯景故垒筑城,以通东道转输,别令轻兵绝其粮运,使进无所虏,退无所资,则齐将之首,旬日可致。”
帝从之。
永定中,位散骑常侍、太子右卫率。
天嘉元年,以疾去官。
载有田十馀顷,在江乘县之白山,至是遂筑室而居,屏绝人事,吉凶庆吊,无所往来,不入篱门者几十载。
卒于家。
载弟鼎。
鼎字超盛,少通晓,博涉经史,明阴阳逆剌,尤善相术。
仕梁起家湘东王法曹参军。
遭父忧,水浆不入口者五日,哀毁过礼,殆将灭性。
服阕,为邵陵王主簿。
侯景之乱,鼎兄昂于京口战死,鼎负尸出,寄于中兴寺,求棺无所得。
鼎哀愤恸哭,忽见江中有物流至鼎所,窃异之,往视乃新棺也,因以充敛。
元帝闻之,以为精诚所感。
侯景平,司徒王僧辩以为户曹属。
累迁中书侍郎。
陈武帝在南徐州,鼎望气知其当王,遂寄孥焉。
因谓陈武帝曰:“明年有大臣诛死,后四岁,梁其代终。
天之历数,当归舜后。
昔周灭殷氏,封南史南史卷五十九列传第四十九江淹任昉王僧孺
江淹字文通,济阳考城人也。
父康之,南沙令,雅有才思。
淹少孤贫,常慕司马长卿、梁伯鸾之为人,不事章句之学,留情于文章。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