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284页

然掌斯任者应简廉平,则无害于人。

愚又以便宜者,盖谓便于公宜于人也。

窃见顷之言便宜者,非能于人力之外,用天分地者也,率皆即日不宜于人,方来未便于公,名与实反,有乖政体。

凡如此等,诚宜深察。

山阴一县课户二万,其人赀不满三千者,殆将居半,刻又刻之,犹且三分馀一。

凡有赀者多是士人复除,其贫极者悉皆露户役人,三五属官,盖惟分定,百端输调,又则常然。

比f局检校,首尾寻续,横相质累者亦复不少。

一人被摄,十人相追,一绪裁萌,千孽互起。

蚕事弛而农业废,贱取庸而贵举责,应公赡私,日不暇给,欲无为非,其可得乎。

死且不惮,矧伊刑罚,身且不爱,何况妻子。

是以前检未穷,后巧复滋,网辟徒峻,犹不能悛。

窃寻人之多蓿涤伤渭揪梅毙耍鄹骋重,不堪勤剧,奇巧所优,积习生常,遂迷忘反。

四海之大,庶黎之f,心用参差,难卒澄之。

化宜以渐,不可疾责。

诚存不扰,藏疾纳洿。

务详宽简,则稍自归淳。

又被简符,前后累千,符旨既严,不敢闇信。

县简送郡,郡简呈使,殊形诡状,千变万源。

闻者忽不经怀,见者实足伤骇。

兼亲属里伍,流离道路,时转穷涸,事方未已,其士人妇女弥难厝衷。

不简则疑其有巧,欲简复未知所安。

愚谓此条宜委县保,举其纲领,略其毛目,乃当有漏,不出贮中,庶婴疾沈痼者重荷生造之恩也。

又永兴、诸暨离唐宇寇扰,公私残烬,弥复特甚,傥逢水旱,实不易思。

俗谚云:“会稽打鼓送恤,吴兴步担令史。”

会稽旧称沃壤,今犹若此,吴兴本是塉土,事在可知。

因循馀弊,诚宜改张。

武帝并从之,由是深以方直见知。

迁南中郎巴陵王长史、南兖南豫二州事。

典签谘事,未尝接以t色,动遵法制。

时司徒竟陵王于宣城、临成、定陵三县界立屯,封山泽数百里,禁人樵采。

宪之固陈不可,言甚切直。

王曰:“非君无以闻此德音。”

即命罢屯禁。

迁给事黄门,兼尚书吏部郎中。

宋时其祖觊之尝为吏部,于庭列植嘉树,谓人曰:“吾为宪之植耳。”

至是宪之果为此职。

永元中为豫章内史,在任清简,务存宽惠。

有贞妇万晞者,少孀居无子,事舅姑尤孝,父母欲夺而嫁之,誓死不许。

宪之赐以束帛,表其节义。

梁武帝平建邺,为扬州牧,征宪之为别驾从事史,比至而已受禅。

宪之风疾渐笃,因求还吴,就加太中大夫。

宪之虽累经宰郡,资无儋石,及归,环堵不免饥寒。

天监八年,卒于家。

临终为制敕其子曰:“夫出生入死,理均昼夜。

生既不知所从,死亦安识所往。

延陵云:精气上归于天,骨肉下归于地,魂气则无所不之。

良有以也。

虽复茫昧难征,要若非妄。

百年之期,迅若驰隙,吾今预为终制,瞑目之后,念并遵行,勿违吾志也。

庄周、澹台,达生者也;王孙、士安,矫俗者也。

吾进不及达,退无所矫。

常谓中都之制,允理惬情,衣周于身,示不违礼,棺周于衣,足以蔽臭。

入棺之物,一无所须,载以輴车,覆以粗布,为使人勿恶也。

汉明帝天子之尊,犹祭以杅水脯糗,范史云列士之高,亦奠以寒水乾饭。

况吾卑庸之人,其可不节衷也。

丧易甯戚,自是亲亲之情,礼奢宁俭,差可得由吾意。

不须常施灵筵,可止设香灯,使致哀者有凭耳。

朔望祥忌,可权安小床,暂施几席,唯下素馔,勿用牲牢。

蒸尝之祠,贵贱罔替,备物难办,多致疏怠。

祠先自有旧典,不可有阙,自吾已下,止用蔬食时果,勿同于上世,示令子孙四时不忘其亲耳。

孔子云虽菜羹瓜祭必斋如者,本贵诚敬,岂求备物哉。”

所着诗赋铭赞并衡阳郡记数十篇。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