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22页
甲午,内外戒严,司徒建安王休仁都督诸军南讨。
丙申,徐州刺史申令孙、司州刺史庞孟虬、豫州刺史殷琰、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湘州行事何慧文、广州刺史袁昙远、益州刺史萧惠开、梁州刺史柳元怙并同逆。
丙午,车驾亲御六军,顿中兴堂。
辛亥,南豫州刺史山阳王休佑改为豫州刺史,西讨。
吴郡太守顾琛、吴兴太守王昙生、义兴太守刘延熙、晋陵太守袁标、山阳太守程天祚并举兵反。
镇东将军巴陵王休若统军东讨。
壬子,崇宪皇太后崩。
二月乙丑,以蔡兴宗为尚书右仆射。
壬申,吴兴太守张永、右军将军萧道成东讨,平晋陵。
丁亥,建武将军吴喜公率诸军破贼于吴、吴兴、会稽,平定三郡,同逆皆伏诛。
辅国将军萧道成前锋北讨,辅国将军刘勉前锋西讨。
刘胡f四万据赭圻。
三月庚寅,抚军将军殷孝祖攻赭圻,死之。
以辅国将军沈攸之代为南讨前锋。
贼f稍盛,袁顗顿鹊尾,连营至浓湖,f十余万。
丙申,南徐州刺史桂阳王休范总统北讨诸军事。
戊戌,贬寻阳王子房爵为松滋县侯。
癸卯,令人入米七百石者除郡,减此各有差。
壬子,断新钱,专用古钱。
夏五月甲寅,葬崇宪皇太后于修甯陵。
秋七月丁酉,以仇池太守杨僧嗣为北秦州刺史,封武都王。
八月己卯,司徒建安王休仁率f军大破贼,斩奚惺槠蜕袁顗,进讨江、郢、荆、湘、雍五州,平之。
晋安王子勋、安陆王子绥、临海王子顼、邵陵王子元并赐死,同党皆伏诛。
诸将帅封赏各有差。
九月癸巳,六军解严。
戊戌,以王玄谟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领护军将军。
冬十月乙卯,永嘉王子仁、始安王子真、淮南王子孟、南平王子、庐陵王子舆、松滋侯子房并赐死。
丁卯,以沈攸之为中领军,与张永俱北讨。
戊寅,立皇子昱为皇太子。
十一月壬辰,立建平王景素子延年为新安王。
十二月,薛安都要引魏军,张永、沈攸之大败,于是遂失淮北四州及豫州淮西地。
是岁,魏天安元年。
三年春正月庚子,以农役将兴,诏太官停宰牛。
癸卯,曲赦豫、南豫二州。
闰正月庚午,都下大雨雪,遣使巡行,振贷各有差。
二月甲申,为战亡将士举哀。
丙申,曲赦青、冀二州。
夏四月丙戌,诏以故丞相江夏文献王、故太尉巴东忠烈公柳元景、故司空始兴襄公沈庆之、故征西将军洮阳肃侯宗悫陪祭孝武庙庭。
庚子,立桂阳王休范第二子德嗣为庐陵王,立侍中刘韫第二子铣为南丰王,以奉庐江昭王、南丰哀王祀。
五月丙辰,诏宣太后崇甯陵禁内坟瘗迁徙者给葬直,蠲复其家。
壬戌,以太子詹事袁粲为尚书仆射。
秋八月壬寅,以中领军沈攸之行南兖州刺史,率f北伐。
九月戊午,以皇后六宫以下杂衣千领、金钗千枚,赐北伐将士。
冬十月壬午,改封新安王延年为始平王。
辛丑,以镇西大将军、西秦河二州刺史吐谷浑拾寅为征西大将军。
十一月,立建安王休仁第二子伯猷为江夏王。
是岁,魏皇兴元年。
四年春正月丙辰朔,雨草于宫。
乙亥,零陵王司马勖薨。
二月乙巳,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王玄谟薨。
三月,交州人李长仁据州叛。
祅贼攻广州,杀刺史羊希,龙骧将军陈伯绍讨平之。
夏四月丙申,改封东海王褘为庐江王,山阳王休佑为晋平王。
秋九月戊辰,诏定黥刖之制。
有司奏:“自今凡劫窃执官仗、拒战逻司、攻剽亭寺及伤害吏人,并监司将吏自为劫,皆不限人数,悉依旧制斩刑。
若遇赦,黥及两颊劫字,断去两脚筋,徙付交、梁、宁州。
五人以下止相逼夺者,亦依黥作劫字,断去两脚筋,徙付远州。
若遇赦,原断徒犹黥面,依旧补冶士。
家口应及坐,悉依旧结谪。”
及上崩,其例乃寝。
庚午,上备法驾幸东宫。
冬十月癸酉朔,日有蚀之,发诸州兵北伐。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