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82页

夏五月乙未,湘州刺史华皎不从执政,丙申,以中抚军大将军淳于量为征南大将军,总舟师讨之。

六月壬寅,以中军大将军、司空徐度为车骑将军,总督都下f军,自步道袭湘州。

秋七月戊申,立皇子至泽为皇太子,赐天下为父后者爵一级,王公以下赉帛各有差。

九月丙辰,百济国遣使朝贡。

是月,周将拓拔定入郢州,与华皎水陆俱进,都督淳于量、吴明彻等大破之,皎单舸奔江陵,禽定送建邺。

冬十月辛巳,曲赦湘、巴二州为皎所诖误者。

十一月甲子,中权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王冲薨。

十二月庚寅,以仪同三司兼从事中郎孔英哲为奉圣亭侯,奉孔子祀。

二年春正月己亥,司徒、安成王顼进位太傅,领司徒,加殊礼。

以新除征南大将军淳于量为中军大将军,及安南将军、湘州刺史吴明彻即本号并开府仪同三司。

庚子,诏讨华皎军人死王事者,并给棺槥,送还本乡,仍复其家。

甲子,司空徐度薨。

夏五月丙辰,太傅安成王顼献玉玺一。

六月丁亥,彗星见。

秋七月戊申,新罗国遣使朝贡。

壬戌,立皇弟伯智为永阳王,伯谋为桂阳王。

九月,林邑、狼牙修国并遣使朝贡。

冬十一月甲寅,慈训太后令曰:“伯宗昔在储宫,本无令问、及居崇极,遂骋凶淫。

太傅亲承顾托,义深垣屏,而攒涂未御,翌日无淹,仍遣刘师知、殷不佞等显言排斥,阴谋祸乱,赖元相维持,但除君侧。

又以馀孝顷密迩京师,便相徵召,宗社之灵,祅氛是灭。

于是密诏华皎,称兵上流,国祚忧惶,几移丑类。

又别敕欧阳纥等攻逼衡州,岭表纷纭,殊淹弦望。

但贼竖皆亡,日望惩改,而悖礼忘德,情性不悛。

荡主侯法喜等,太傅麾下,恒游府内,啖以深利,谋兴肘腋;又荡主孙泰等潜相连结,大有交通,天诱其衷,自然开发。

此诸文褚韵示,岂可复肃恭禋祀,临御生灵。

今可特降为临海郡王,送还藩邸。

太傅安成王,固天生德,齐圣广深,二后锺心,三灵伫眷。

自前朝不豫,任总邦家,威惠相宣,刑礼兼设。

且地彰灵玺,天表长彗,布新除旧,祯祥咸显。

文皇知子之鉴,事甚帝尧,传弟之怀,久符太伯。

今可还申旧志,崇立贤君,外宜依旧典,奉迎舆驾。”

是日,帝出居别第。

太建二年四月乙卯薨,时年十九。

帝性仁弱,无人君之器,及即尊位,政刑皆归冢宰,故宣太后称文帝遗志而废焉。

论曰:陈武帝以雄毅之姿,属殷忧之运,功存拯溺,道济横流,应变无方,盖惟人杰。

及乎西都荡覆,江表阽危,僧辩任同伊尹,空结桐宫之恨,贞阳入假秦兵,不息穆嬴之泣。

帝乘隙以举,乃蹈玄机,王业所基,始自于此,柴天改物,盖有凭云。

文帝以宗枝承统,情存兢惕,加以崇尚儒术,爱悦文义,恭俭行己,勤劳济物,志度弘远,有前哲之风,至于临下明察,得永平之政矣。

临海懦弱,有同于帝挚,文后虽欲不鉴殷道,盖亦其可得邪。

南史南史卷十陈本纪下第十

高宗孝宣皇帝讳顼,字绍世,小字师利,始兴昭烈王第二子也。

梁中大通二年七月辛酉生,有赤光满室。

少宽容,多智略。

及长,美容仪,身长八尺三寸,垂手过膝,有勇力,善骑射。

武帝平侯景,镇京口,梁元帝征武帝子侄入侍,武帝遣帝赴江陵。

累官为中书侍郎。

时有军主李总与帝有旧,每同游处,帝尝夜被酒,张灯而寐,总适出,寻反,乃见帝是大龙,便惊走他室。

魏平江陵,迁于长安。

帝貌若不慧,魏将杨忠门客张

※※※

第18节

子煦见而奇之,曰:“此人虎头,当大贵也。”

永定元年,遥袭封始兴郡王。

文帝嗣位,改封安成王。

天嘉三年,自周还,授侍中、中书监、中卫将军,置佐史。

历位司空、尚书令。

废帝即位,拜司徒、录尚书、都督中外诸军事。

光大二年正月,进位太傅,领司徒,加殊礼,剑履上殿。

十一月甲寅,慈训太后黜废帝为临海王,以帝入缵皇统。

是月,齐武成帝殂。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