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设置 书签 详情 下载

字体大小

背景设置

加入书签 我的书签

南史(二十四史之一)第595页

晚以弟疾还乡里,遂居土台山。

梁鄱阳忠烈王在州,钦其风味,要与游处,令讲老子。

远近名僧,咸来赴集,论难锋起,异端竞至,承先徐相酬答,皆得所未闻。

忠烈王尤所钦重。

中大通三年,庐山刘慧斐至荆州,承先与之有旧,往从之,荆陕学徒因请承先讲老子。

湘东王亲命驾临听,论议终日,留连月馀,乃还山。

王亲祖道,并赠篇什,隐者美之。

其年卒,刺史厚有赠赙。

门人黄士龙让曰:“先师平素食不求饱,衣不求轻,凡有赠遗,皆无所受。

临终之日,诫约家门,薄棺周形,巾褐为敛。

虽蒙赉及,不敢轻承教旨,以违平生之操。

钱布辄付使反。”

时论高之。

马枢字要理,扶风郿人也。

祖灵庆,齐竟陵王录事参军。

枢数岁而孤,为其姑所养。

六岁,能诵孝经、论语、老子。

及长,博极经史,尤善佛经及周易、老子义。

梁邵陵王纶为南徐州刺史,素闻其名,引为学士。

纶时自讲大品经,令枢讲维摩、老子、周易,同日发题,道俗听者二千人。

王欲极观优劣,乃谓f曰:“与马学士论义,必使屈服,不得空立客主。”

于是数家学者,各起问端。

枢乃依次剖判,开其宗旨,然后枝分派别,转变无穷,论者拱默听受而已,纶甚嘉之。

寻遇侯景之乱,纶举兵援台,乃留书二万卷付枢。

枢肆志寻览,殆将周遍,乃喟然叹曰:“吾闻贵爵位者以巢、由为桎梏,爱山林者以伊、吕为管库,束名实则刍芥柱下之言,翫清虚则糠秕席上之说,稽之笃论,亦各从其好也。

比求志之士,望涂而息,岂天之不惠高尚,何山林之无闻甚乎。”

乃隐于茅山,有终焉之志。

陈天嘉元年,文帝征为度支尚书,辞不应命。

时枢亲故并居京口,每秋冬之际,时往游焉。

及鄱阳王为南徐州刺史,钦其高尚,鄙不能致,乃卑辞厚意,令使者邀之,枢固辞以疾。

门人劝请,不得已乃行。

王别筑室以处之,枢恶其崇丽,乃于竹林间自营茅茨而居。

每以王公馈饷,辞不获已者,率十分受一。

枢少属乱离,凡所居处,盗贼不入,依托者常数百家。

目精洞黄,能视闇中物。

有白晏一双,巢其庭树,驯狎z庑,时至几案,春来秋去,几三十年。

太建十三年卒。

撰道觉论行于世。

论曰:夫独往之人,皆禀偏介之性,不能摧志屈道,借誉期通。

若使夫遇见信之主,逢时来之运,岂其放情江海,取逸丘樊不得已而然故也。

且岩壑闲远,水石清华,虽复崇门八袭,高城万雉,莫不蓄壤开泉,髣佛林泽。

故知松山桂渚,非止素玩,碧涧清潭,翻成丽瞩。

挂冕东都,夫何难之有。

南史南史卷七十七列传第六十七

恩幸

戴法兴徐爰阮佃夫纪僧真刘系宗茹法亮吕文显茹法珍周石珍陆验司马申施文庆沈客卿孔范

夫鲍鱼芳兰,在于所习,中人之性,可以上下。

然则谋于管仲,齐桓有邵陵之师,迩于易牙,小白掩阳门之扇。

夫以霸者一身,且有洿隆之别,况下于此,胡可胜言者乎。

故古之哲王,莫不斯慎。

自汉氏以来,年且千祀,而近习用事,无乏于时,莫不官由近亲,情因狎重。

至如中书所司,掌在机务。

汉元以令、仆用事,魏明以监、令专权,在晋中朝,常爲重寄,故公曾之叹,恨于失职。

于时舍人之任,位居九品,江左置通事郎,管司诏诰,其后郎还爲侍郎,而舍人亦称通事。

元帝用琅邪刘超,以谨慎居职。

宋文世,秋当、周赳并出寒门。

孝武以来,士庶杂选,如东海鲍照以才学知名,又用鲁郡巢尚之,江夏王义恭以爲非选。

帝遣尚之送尚书四十余牒,宣敕论辩,义恭乃叹曰:“人主诚知人。”

及明帝世,胡母颢、阮佃夫之徒,专爲佞幸矣。

齐初亦用久劳及以亲信,关谳表啓,发署诏敕,颇涉辞翰者,亦爲诏文,侍郎之局复见侵矣。

建武世,诏命始不关中书,专出舍人。

省内舍人四人,所直四省,其下有主书令史,旧用武官,宋改文吏,人数无员,莫非左右要密。

上一页详情 末页 下一页

离线缓存

整本离线下载